借“两新”机遇 谋转型发展
“两新”政策实施近一年来,两新居民消费需求更好释放、借机企业投资意愿更好激发。遇谋九游数据显示,转型2024年,发展“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两新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7.6%;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借机消费与投资的遇谋增长共同推动内需扩大,政策成效逐步向供给端传导。转型
2025年,发展“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两新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借机提振消费需求。遇谋面对政策带来的转型发展机遇,企业如何顺应需求侧的发展增长,进而实现销量与发展质量的提升,让生产线运转得更快更好?为此,记者走进3家制造业企业,看它们借政策机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九游
科远智慧——
“让更多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1万多个不同种类的元器件,“搭乘”无人搬运车,有条不紊地穿梭在218道环环相扣的产线中。“装配工”“操作工”“协调员”紧密配合,每天可生产150个“大脑”、800多只“眼睛”、300多条“胳膊”,组装起来的产品——工业机器人,经过“质检员”把关,就可以出厂了。
仔细看,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上的各色“工人”,也是工业机器人。位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控生产车间内,从这里下线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现在,这条流水线上的‘工人’数量和种类还在持续增加!”科远智慧生产中心总经理乔熹介绍,设备更新政策实施以来,下游客户工业机器人需求增加,公司也借此机会对产线上近一半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
“看,这就是我们产线上引入的两名‘新员工’。”乔熹向记者介绍,“机器人排产员可结合市场订单和机器人实际产能进行排产,减少原料积压或产线空档,排产效率提升37%。机器人质检员可在1秒钟内拍摄上百张照片,再用X光快速检测产品内外,将良品率由80%提升到97%。”
高端化设备带来高端化产品。今年,设备更新政策加力,科远智慧副总裁赵文庆充满信心,“‘升级版’政策,让更多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将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帮助我们转型升级。”企业订单大幅增加,新客户占比近25%,今年销售额预计增长超30%。
“今年又新招了120名现场服务工程师。”赵文庆言语中流露自豪,高端化产品受市场欢迎,业绩持续增长,这又给企业研发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预计超过11%——研发、生产与销售形成了良性循环。
江宁区工信局局长陈炳晖介绍,全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共有30余家企业,涉及研发到生产全链条。“两新”政策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排产力度,良好的市场预期又促进企业提高产品研发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2025年全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生产规模预计同比增长超20%。
格力电器——
“智能空调来自智能制造”
广东珠海,格力高端智能电器(高栏)产业园智能生产车间里的生产线上,加工、装配、焊接、喷印、仓储、运输,一台台空调经机器人之手被生产出来,等待成为消费者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消费者黄思宇(化名)打开新买的格力空调,选择制热模式,很快,屋里就暖和起来。
“新空调好用多了,不仅性能好、能耗低,还有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等功能,用起来更方便!”黄思宇说,“国家补贴叠加企业优惠,这台原价5000多元的中高端智能空调,我3800多元就买回家了。”
像黄思宇一样趁着以旧换新政策购买智能电器的居民不在少数,生产厂商怎样才能又好又快生产,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智能空调来自智能制造,总装线上,每15秒就可下线一台空调!”格力高端智能电器(高栏)产业园负责人陈政东介绍,公司顺应政策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在产业园内打造“智慧大脑”,链接近万台设备、上万个业务端,日数据采集量破亿,让整体生产管理更可视化,生产效率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
“不仅效率提升、产能增加,更重要的是,智能制造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产品质量更稳定。”陈政东说。
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不少消费者现在能以相同预算购买到品质更好、功能更丰富的空调,这也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说,公司围绕消费者对智能、绿色、舒适等方面的需求,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
“比如,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空调根据使用环境,自动找到节能省电的运转模式。此外,针对以往空调‘怼脸吹’的问题,我们设置上下两个出风口,让冷暖风不吹人,为消费者提供更舒适的体验。”朱磊告诉记者,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公司将抓住需求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持续推动智能化转型,为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产品。
“以旧换新政策是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推动销售、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举措。今年新一轮‘换新’热潮已到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推动空调销量稳步增长,实现政策与智能化需求的双向奔赴。”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说。
宇通客车——
“努力将新能源公交车打造成绿色出行新名片”
最近,河南南阳市民李凤鸣挺高兴,常坐的公交车用上了新能源:“新车用电,没有汽油味。车门处的踏板高度也低了,上车不费劲!”
“新车用了新技术,充一次电能跑300公里!”一旁,司机王师傅插话,“车辆还有驱动防滑、盲区监测等多项驾驶辅助功能。”
让司机和乘客都颇为满意的新车,是南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宇通客车订购的新能源公交车。去年以来,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启动,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加速;今年初,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在系列政策带动下,南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宇通客车订购了50辆新能源公交车,全市991辆公交车都用上了新能源。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绿色化转型。‘两新’政策的实施,为转型提供了市场机遇。”宇通客车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李高鹏介绍,2024年,公司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售13795辆,同比增长93.26%,市场份额占比达24.06%。
更多的需求,更高的要求:续航更长、补电更快、运营更安全……目前,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81.2%,如何解决城市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痛点,拓展绿色产品增量市场,并挖掘存量市场中的新增长点?
在郑州经开区宇通客车的研发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对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开展研究。宇通客车国内营销总监任小飞介绍,新技术优化了续航和补电等方面的使用体验,但新能源公交车还面临着适老化改造、定制化生产等方面的挑战,“我们正努力解决不同使用场景中的技术难题。在城市里,推出观光巴士、网约巴士等特色产品;在县域,加强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结合客货邮融合发展等方向,加强产品创新。在政策支持下,我们要努力将新能源公交车打造成绿色出行新名片。”
-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以“国家队”水平助力广东高品质睁开
- ·梅州三家企业上榜!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名单公布
- ·梅州全面启动优待证申领工作!@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这样领→
- ·梅州客家17日晚对战北京国安!期望延续不败势头!
- ·旻旻:运气暖以及的叛变者
- ·在方寸棋局中勇毅前行!他是梅州市第六届“自强不息好少年”黄文桔
- ·梅州三家企业上榜!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名单公布
-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明确了这些...
-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以“国家队”水平助力广东高品质睁开
- ·守好学生“钱袋子”!他们带着金融知识进高校啦
- ·在方寸棋局中勇毅前行!他是梅州市第六届“自强不息好少年”黄文桔
- ·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疫病?来看梅州市疾控专家相关提醒→
- ·年均超亿亩!全球增绿最快最多 我国“绿色家底”不断增厚
- ·梅州保险业迅速开展强降雨防灾救灾应急处置工作,开启绿色通道加快理赔减轻灾害损失!
- ·油价今晚再上调!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
- ·猪肉价格同比下跌24.4%!5月梅州CPI还有这些变化...
- ·举报有奖金!应急管理部公布4起安全生产举报案例
- ·推进诚信建设梅州在行动丨梅州市美派家具公司以优质产品和负责态度打响自身品牌!承诺尽全力做到最好
- ·注意!科目三小车畲江考点今日起停考!
- ·用活资源建基地、用好特色强服务,市直关工委助推“双减”出实效→
- ·1—2月汽车以旧换新超107万辆 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
- ·5小时布放4000斤光缆盘、冒雨连夜抢通网络...防汛抗灾路上的移动力量!
- ·本周六上午,客都文化公益讲堂《做客家方言与文化的传承人和守护人》等你来~
- ·过去24小时,最大雨量出现在丰顺县汤南镇!雨仍将持续…
- ·李敏怀:七大策略助力清远丝苗米财富
- ·全市新阶联赋能乡村振兴“复耕一亩地”主题活动启动
- ·最新男足世界排名:中国队排名第94位,在亚洲位居第14位
- ·梅州8名学子通过清华、北大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审核!
- ·梅州8名学子通过清华、北大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审核!
- ·购手信!赏非遗!2022年梅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有这些好玩的→
- ·五年内组成千亿大市场!睁开“短剧+电商”路在何方?
- ·严肃地说一声:明后天梅州仍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部分市县有短时雷雨大风…
- ·注意防范!14日至16日梅州将有持续性较强降雨过程
- ·强降雨“车轮战”!梅州南部局地累计雨量已超200毫米!注意防御地质灾害
- ·缅甸强震已致该国3564人死亡 5012人受伤
- ·请绕行!因暴雨引发险情,汕梅高速往梅州方向径义至畲江段实施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