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减量增效利器:水肥一体化技术让甘薯增收更保障
在海丰县公平镇连片的千亩甘薯示范基地里,每一垄甘薯秧苗的减量技术根部附近,都安有一根黑色的增效AG超玩会入口管子经过,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利器这是水肥薯增收更基地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利器之一--“水肥一体化”设施,平时浇水、体化施肥都靠它。让甘
12月7日,保障2023广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田讲所系列直播暨海丰县甘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活动,化肥在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举行。减量技术
田头课授课现场
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彭新才致辞表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田讲所活动,利器旨在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水肥薯增收更AG超玩会入口提高项目区基础地力,体化有效监控土壤、让甘肥料、水源和农产品质量,助力农民增收。
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彭新才致辞
据悉,海丰县公平镇采取了早造种水稻,晚造种甘薯的轮流耕作方式,全县冬种甘薯面积每年达1.98万亩。怎样让甘薯获得最大的种植收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的老师们为农户带来了一场技术交流的盛宴。
“在苗期建议施用高氮、低磷、中钾型肥料,可以较好促进蔓藤生长,为以后的光合作用、营养输送打好基础。在甘薯快速膨大期要施用中氮、低磷、高钾肥料,以满足膨果需求。”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农业微生物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卢钰升,在田间现场和课堂分别进行了生动的甘薯高效栽培技术授课。他强调,甘薯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30%的肥料施用,同时还能增加10%以上的产量,为冬种甘薯的产量保驾护航。
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农业微生物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卢钰升田间授课
一方面,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为甘薯种植注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土壤肥力情况也不容忽视。掌握土壤肥力情况,才能实现精准施肥。对此,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副研究员、科技转化科科长国彬为大家讲解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他指出,测土是通过对土壤养分分析测定,准确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作物的需肥规律等条件,结合上年的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肥料的效应可计算出氮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他指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副研究员、科技转化科科长国彬进行室内授课
海丰地处粤东沿海,环境适宜,沙土疏松、土壤肥沃,甘薯种植的历史可追溯到500年前,同时,海丰也是广东省粮油糖高产创建县。据了解,近年来,海丰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连续多年承担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上,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谢素华介绍,今年,海丰县建设了3个以上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配套技术服务示范区,在农科院资环所的科技支撑下,肥料利用率逐年提升,施肥关键逐年转变,示范总面积达到了3.3万亩。
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谢素华讲话
“我们把课堂里的内容搬到田间,真正地做到让‘三新’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我们循着国家的政策,致力于从传统种植方式转变成‘高产、优质、经济、环保’耕作方式,也就是我们所推广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在甘薯作物上一定可以实现。”广东省农科学资环所首席专家、研究员徐培智总结发言时,高度肯定海丰县甘薯化肥减量的成效目标。
广东省农科学资环所首席专家、研究员徐培智作总结发言
小小红薯“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海丰县将坚持做好土地减负“文章”,科学种植管理,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致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记者】王惠
【摄影】黄丽豪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三月三,来广州北京路赴一场粤桂的舌尖之约!
- ·为民办实事,如何办好办实办出彩?梅州市交通运输局有妙招…
- ·梅州日报社组队参加!中国地市报研究会2021年学习交流活动在江西吉安举行
- ·梅州三家上市公司发布一季度报告:这两家公司利润同比大增...
-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3.6级地震
- ·高雅艺术的魅力!广州客人到梅州客家筝艺术团交流采风
- ·2368个就业岗位任你选!嘉应学院医学院举办2021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 ·发现天籁之音!原创歌曲大赛投票开启!为他们投上一票吧~
- ·粤颁发首张“粤妆甄品”认证证书
- ·七届市委第九轮巡察完成第二批单位进驻!举报方式公布↓
- ·梅州一化工厂爆炸起火?别急,这是演练...
- ·第二十三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名单揭晓!梅州有他...
- ·全国首个,徐闻启用!琼州海峡船只实现“家门口就医”
- ·梁学铭、崔巍上下半场各进一球,2:1“猎豹”梅州客家首胜!
- ·“双升” +“双降”!“硬核”打击刑事犯罪,梅州公安这样做
- ·七届市委第九轮巡察完成第二批单位进驻!举报方式公布↓